維通達公司擁有4種主要基因修飾技術,可根據您的實驗要求,量身設計方案,采用合適的編輯方法,準確,高效的制備目標動物模型。
ES細胞是全能胚胎干細胞,該細胞可以通過胚胎嵌合,獲得ES細胞來源的小鼠。因此可以在ES上進行基因編輯,獲得基因修飾小鼠。該方法在CRISPR等技術出現之前,是主流獲得靶向基因修飾小鼠的方法。
技術一般的流程
載體構建→ 電轉ES→ 克隆鑒定→ 嵌合鼠制備→ ES小鼠獲得
圖1 經典ES打靶制備基因修飾小鼠模型流程,目前維通達可提供2種遺傳背景的小鼠ES細胞:C57BL/6,B6;129。
EPS細胞是一種全能性比普通ES更高的干細胞。相比于普通ES具有種系傳遞能力強,打靶效率高的特點。它可以有效縮短基因小鼠制備周期,降低制備費用。在制備基因敲入,條件敲除方面,效率顯著高于CRISPR法,更為重要的是不受敲入片段大小限制,是一種新型高效的基因修飾大小鼠制備策略。
圖1 EPS制備基因修飾小鼠流程圖。
技術優勢或適合應用的研究
-在制備基因敲入,條件敲除方面,效率顯著高于CRISPR/Cas9法。
-更為重要的是不受敲入片段大小限制。
-對于需要多次打靶的復雜動物模型,制備周期更短。
ES VS. EPS細胞打靶技術
EPS:維通達研究EPS技術,成功將EPS應用于基因編輯小鼠快速制備中,EPS是潛能拓展的多功能干細胞,2017年在cell上發表該項研究成果,期刊號:169(2):243-257.e25.
-ES打靶效率一般在百萬分之一的級別,與之相比,EPS基因打靶效率提高幾十倍到上百倍。
-同時EPS因為更高的全能性,具有更強的種系傳遞能力,低至1顆EPS細胞,就可一步獲得嵌合效率接近100%的ES小鼠,省去種系傳遞過程(三個月)。
-與CRISPR輔助技術相比,使用EPS細胞不再受限于敲入片段大小,周期可控,結果可預測。
EPS和ES策略流程:
CRISPR/Cas9能夠靶向基因組的特定序列,并且將DNA雙鏈打斷,引發非同源末端修復,提高同源重組修復效率??捎糜诨蚯贸?,小片段基因敲入和基因條件敲除等基因編輯。
技術一般的流程
載體構建→設計制備gRNA→微注射→出生小鼠檢測→陽性小鼠獲得。
技術優勢或適合應用的研究
-高效率基因敲除,雙gRNA策略能夠刪除大片段DNA,從幾十bp到Mb,幾乎沒有長度限制。
-基因敲入嚴重依賴片段長度,1kb以上,敲入效率急劇下降。
-點突變等小范圍基因編輯效率高。
成功案例
圖1 雙gRNA切割,片段敲除基因方案設計。
圖2 兩個Grna切割位點之間的~550bp基因序列被高效率敲除,相對于野生帶773bp,發生敲除的鼠PCR產生~220bp的條帶。
脂質體細胞轉基因方法是常用的方法,但對于一些腫瘤細胞系,效率極低。病毒轉基因成為有效的替代方案,常用的有慢病毒,腺病毒方法.慢病毒會把外源基因整合到細胞,常用來建立轉基因細胞系、細胞熒光標記等用途。腺病毒不整合到基因組,可以用來瞬時轉染細胞。腺病毒制備較慢病毒復雜,周期長。
圖1 通過慢病毒,把luciferase轉到Raji細胞,建立穩轉細胞系。